行业权威
行业权威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MJ动态 > 行业权威

AI画画闹笑话,良品铺子花生“上树”背后的企业AI困局



近日,良品铺子因一款“四粒红花生”产品的宣传海报登上热搜。良品铺子此事件让人哭笑不得。

良品铺子自家“四粒红花生”的宣传图,本该是颗粒饱满的花生产品,AI画图工具却生成了一幅“花生上树”的奇怪图片——花生竟然像果子一样挂在了树上。这显然不符合常识,花生实际上是长在土里的。

这个看似好笑的错误却带来了实际损失:企业经济损失和品牌形象受损。这起事件揭示了一个关键问题:当AI从个人娱乐走向企业应用,我们对它的要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。

一、玩得开心 vs 用得放心:AI的双重标准

在个人使用场景中,AI画图出错往往无伤大雅。给朋友生成一张“猫穿着西装打领带”的图片,即使有些小瑕疵,也只会增添笑料,不会造成实际损失。

但当我们把场景切换到企业应用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

企业使用AI生成的产品图片、文案描述或数据报告,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、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品牌的市场形象。一旦出错,轻则导致客户投诉,重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品牌信任危机。

二、为什么企业级AI必须“零失误”?

直接经济损失:一张错误的产品图可能导致整批包装材料报废;一个错误的数据分析可能导致企业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。

品牌形象损伤:在信息传播极快的社交媒体时代,一个AI生成的错误内容可能被迅速传播和放大,长期积累的品牌信任可能因此受损。

法律责任风险:如果AI生成的内容涉及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,企业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监管处罚。

三、如何避免AI“翻车”?企业需要建立AI质检体系

良品铺子的案例提醒我们,企业应用AI不能简单套用个人使用的“试错”模式,而需要建立全新的质量控制体系:

1、专业数据训练:通用AI需要经过专业数据的再训练,才能理解行业特定知识。比如花生生长方式这种常识,应该成为AI的“基础知识”。

2、人工审核环节:所有AI生成的内容在发布前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,不能完全依赖机器。

3、责任追溯机制:明确AI生成内容的审核流程和责任归属,确保问题可追溯。

4、渐进式应用:在非关键领域测试AI效果,逐步扩大应用范围,而不是一开始就全面依赖AI。

四、AI不是万能药,企业需理性看待

AI技术无疑带来了效率革命,但良品铺子的案例提醒我们:技术再先进,也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的常识判断和专业审核。

对企业来说,拥抱AI不等于完全信任AI。建立合理的AI使用规范、质量控制流程和人工审核机制,才能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,避免“花生上树”这样的尴尬和损失。

技术应该为企业服务,而不是让企业为技术的不成熟买单。只有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达到企业级标准,AI才能真正成为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,而不是一个会犯低级错误的“实习生”。

创作

手机

手机扫一扫使用手机移动端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