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权威
行业权威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MJ动态 > 行业权威

王炸级更新,即梦4.0震撼发布,不输Nano Banana

前一阵子,nano banana在AI图像圈刷屏,大家的时间线被一次又一次的“神图”塞满。

就在大家都以为风向已定的时候,即梦AI图4.0放出了即将上线的信号。

我们第一时间开启了测评,挑了十类最贴近日常创作的场景做了完整测试

结果不夸张地说:它不是“碾压一切”的那种夸张型选手,但稳定、顺手、对创作者友好。

很多任务的出图感受并不逊于 nano banana,甚至效果更好。

图片元素编辑

先从最基础也最考验细节控制的“元素编辑”开始热身。

1) 增加元素

我们让朱迪戴上黑色墨镜、换上棕色皮靴。

给人物加一副墨镜,穿上棕色皮靴

你能明显看到墨镜腿和耳根的贴合点很干净,镜片反光也没有“纸片感”。

2) 更改背景

将背景改为动物城警察局大厅

透视、光向、脚下接触阴影都能对上

3) 去除元素

紧接着我们让它把右侧咨询台“抹掉”

去除画面右侧的咨询台

修复纹理基本看不出破绽。

 

色调迁移

我们把“动物城警局大厅”的原片作为基底,把参考图里那种粉蓝暮霞的色彩气氛整体映射过去。

将图1的画面色调替换为图2的色调

整体气质也成功从暖黄写实转为电影级的梦幻清晨。

这放在以前用PS来做,又要匹配颜色,又是加蒙版的,省了不少力气。

 

风格迁移

接着我们参考了一张平面插画,试图把朱迪转换为硬边块面的二次元风格,同时保留大厅背景原有的 3D 灯光与透视。

参考图2,对图1做风格转绘,保留图1原始的色调

角色边缘线条均匀,明暗被简化成大块面,墨镜、徽章这类高反差细节依旧清晰;脚下接触阴影被保留下来,人物不会“漂浮”。

这种“角色卡通化 + 背景写实”的混合观感很适合商业图的快速风格化迭代。

 

多图融合

多图融合这关直接上“婚照”。

我们把尼克和朱迪分别换穿西装和婚纱,设定简单的红色背景。

图1和图2中的角色分别穿上图3和图4中的衣服,保持人物一致性,样貌特征不变,迪士尼3D动画风格,结婚照,简单的红色背景

可以看到,效果同样十分不错。

衣料迁移对领口、袖口的贴合很精细,丝缎的微光也能照顾到。

一句话生成多分镜

“一句话生成多分镜”是即梦 4.0 的加分项。话不多说,看效果:

根据我上传的两张角色图片,生成这两个人物角色约会的12个电影分镜。迪士尼3D动画风格,不同场景,不同的角度景别,具有一定的故事性

它成功地根据两张角色照直接给你一组 12 镜的“约会小电影”,从樱花树下到夜景街头,从摩天轮到屋檐避雨,镜别、运镜、光型都交代得清楚。

角色的神态统一且有互动感。

 

参考动作

我们让朱迪做四个姿势的复刻:坐姿、踢腿、趴卧、侧躺。

图1中的角色,分别参考图2草稿中的4个动作,生成4张新的图片

躯干、关节角度、衣摆与动作的联动都合理,手指这种传统难点这次也比较干净。

 

人物场景一致性

我们拿最难保持一致性的写实风格照片来做演示。

原图是一张侧后 45° 的中景,女子斜倚吧台的王家卫风格的照片。

将视角改为正面视角,景别改为近景,女人微笑地招手,看着镜头打招呼

可以看到,人脸保持得还不错。

而且旗袍的布纹与盘扣位置都没有漂移,发髻、耳饰、玉镯这些细节保持一致,肤色与唇色在灯光变化下仍然连贯。

将视角改为女人的背面视角,将景别改为全景

切换成背面,效果仍然不错。

但它与nano banana都有一个通病

它们都只是把女人换成了背面朝着镜头,背景的位置关系仍然与前面的参考图里的正面构图保持了一致。

也就是说,是人物进行了转动,而不是摄影机进行了转动。

我们又按同一张参考图扩展了一组 8 张分镜,覆盖俯拍、仰拍、过肩、走位等常见镜别。

参考这张图,生成8张不同视角、不同景别的分镜图片,保持人物一致性,场景一致性

空间布局和道具关系被完整继承:卡座间距、地砖纹理、招牌位置都找得到“前后呼应”的锚点。

人物从坐姿到走位,步态和衣摆的运动规律一致,手部姿态也没有出现“换人”的突兀感。

更难得的是色温没有乱跑——暖黄顶光始终主导画面,绿霓虹只在暗部提气,不会把肤色拉成“蜡感”。

以往困扰大家许久的,角色场景一致性,现在轻轻松松使用国产AI工具就能解决了。

人物手办

角色手办是最近nano banana非常热门的玩法之一。我们这次试试即梦4.0的效果。

按照图片中人物的1/7比例制作人物模型,带有黑色底座,写实风格,人物模型被放置在电脑桌上,电脑屏幕上展示人物模型在blender模式下的构造图。在电脑屏幕旁边,放置一个印有原图的BANDAl风格玩具包装盒。

效果一点也不输。丝毫没有廉价感。

 

复刻电影海报效果

对于传统设计师来说,海报设计等也同样是手到擒来。

参考这张图片的字体风格,里面的文字换成“消失的课堂”,背景换成简单的纯黑背景

可以看到,成功地将《消失的她》的喷砂、断裂、笔锋质感迁移成“消失的课堂”,黑底红划痕很抓眼球。

 

海报背景与文字合成

 
使用第一张图里面的文字,保留文字风格,使用第二张图作为背景,生成电影海报,构图完美
 

文字风格瞬间无缝叠到“教室里惊愕瞬间”的动画场景上,层级、对比、留白都顺眼。

这个程度,已经有了商用的雏形。

写在最后

国内外的AI工具这两年的进步速度远超预期。

就单单是图片模型领域,上半年的gpt-4o、kontext,再到刚爆火的Nano Banana,明天又是即梦 4.0,之后肯定还会有新选手加入。

半年多的时间更新迭代,我们已经许久不使用SD-WebUI,各种复杂的Comfy-UI工作流了,之前那些ControlNet现在完全被这些所谓的用嘴P图的新模型给取代。

学AI不要陷入技术困境,不要卷工具。

与其纠结“谁更强”,死磕那些很高深的技术,不如把自己能迁移的“方法论”和和这些层出不穷的工具有机结合起来。

这样,无论风口吹向哪一个模型,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接上,效率不掉,质量不降。

工具是风,我们是帆。但只要船体扎实、航线清晰,任何一阵顺风都能被我们利用起来,变成驶向好内容的动力。

这就是我们这次对即梦图片 4.0 的第一手感受:稳、顺、值得一用。

希望这些案例和经验,能给你提供启发。

同时,我们附上即梦的官方文档,等全面上线之后,期待大家探索更多用法。

创作

手机

手机扫一扫使用手机移动端
顶部